日·本汽车,中国确定合体。电车 这不,冲太产官日产和本田被曝合体还不到一周,猛本双方站出来火速官宣了。田日 按照计划,宣合明年的中国一月底之前,日产和本田将做出最终的电车决定,三菱也要在此期间决定是冲太产官否加入。 如果合并顺利,猛本这两家日系巨头将宣布退市,田日预计2026年8月,宣合以一个全新的中国身份再度上市。 他们喊出的电车目标是,一年营收3,冲太产官000,000,000日元,约1亿4千万元人民币。另外,双方也会在电动车上兵合一处,共同抵抗中国新能源群雄冲击。 不过,这种抱团取暖共渡难关的方式,也不是所有人看好。 日产联盟的前CEO,就表达了鲜明的态度:深表怀疑,没有意义。 日系巨头正式官宣合并 先前面对“合并”态度模糊的日产和本田,转头在车圈丢了个大雷。 在东京,两家巨头联合三菱,突然召开了一场联合发布会,宣布日产和本田已签署谅解备忘录。 按照计划,双方将成立控股母公司,并且分别退市,品牌依旧独立。 明年1月底之前,他们将对合并做出最终决断,三菱也会在这段时间内,考虑好是否加入。 关于整合的细节,双方列出了7大方面的协同: 通过车辆平台化实现规模优势 通过研发智能整合优化研发能力和成本协同 优化生产制造系统 通过整合采购智能增强供应链竞争优势 通过运营效率提升实现成本协同 通过整合销售、金融智能,实现规模优势 在智能化和电气化方面,设立人力基金会 如果合并进展顺利,那么最终协议会在2025年6月签署,一家新的控股公司,也将在2026年8月成立并上市。 新公司的成立,也宣示着本田和日产将整合一处,全力向全球新能源市场进击。 在这家新公司身上,日产和本田种下了期许: 实现年收入30万亿日元(约合1.4万亿元人民币),以及营业利润3万亿日元。 更直观的,新公司的销量成绩会更加好看,再加上三菱的加入,那么三方的全球销量合计将超过800万辆,仅次于丰田和大众。 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由此诞生。 按照当前市值,双方合并的价值大约涉及520亿美元(约3795亿元)。 这将会是自2021年,FCA和PSA并成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以来,汽车行业内最大的一笔交易。 或许也将是日本汽车史上,一个历史性的转折。 汽车市场的百年变局东风之下,新能源力量势如破竹,撬动燃油车市场步步萎缩。 也许,有日产和本田合并在前,新能源合到一处,将成为汽车市场的新风向。 合并事件的“前世今生” 本田和日产,是日本的第二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。 合并消息传出之前,本田虽然和通用关系密切,但一直是一家独立的汽车公司。 而日产,则是和雷诺以及三菱组成了联盟,目前日产手中还持有三菱24%的股份。 不过,雷诺和日产几年间的“爱恨纠葛”,让这个原本紧密的联盟逐渐貌合神离,联盟的进展已经算不上顺利。 特别是,如今他们背后的全球汽车市场,正翻涌着惊天巨变,把日产一步步逼到了悬崖边。 据外媒报道,一位日产高管在谈话中坦言,管理层需要尽快找到投资者,因为日产目前的现金,只能支撑12-14个月的时间。 财报当中的各项关键指标,也正如危急的现金流一般迅速失色: 首先是销量,1-10月日产的全球交付量为277.7万辆,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,但在中国卖出的55.8万辆,同比大跌了10%,几个月来“大起大落”,非常不稳定。 再看营收,第三季度日产营收3亿日元(约1400万元),同比下降5.1%。 利润层面,更加岌岌可危: 营业利润319亿日元(约14.8亿元),同比大跌了84.7%,营业利润率跌到只有1.1%,同比下滑5.5个百分点。 净利润去年同期还有1907亿日元(约88.6亿元),这一季度直接由盈转亏,净亏损了93亿日元(约4亿元)。 危急关头,日产不得不紧急自救,宣布全球产能削减20%,并裁员9000人,高管集体降薪50%。 但此时,雷诺又给了日产沉重一击,宣布要出售部分日产的股权。 四面楚歌,日产急需一个拯救者。 现在看来,出手的就是本田。 但本田的日子也不好过,尽管没有日产危急,业绩也足够令其担忧。 今年1-10月,本田的全球销量为310.9万辆,同比下跌3.26%,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,9月和10月的降幅更是增加到两位数。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,1-10月,本田的销量为66.3万辆,同比暴跌31%,不但连续9个月同比下滑,更是连续4个月同比降幅超过40%。 最新一季度的财报显示,本田的营业利润为2579亿日元(约120亿元),同比下降14.6%;除税后利润为1125.2亿日元(约52亿元),同比暴跌58.5%。 在同样的全球竞争压力面前,即便是昔日对手,也能握手言和。 所以,早在今年3月份,日产和本田就达成了初步合作,宣布共同开发新的软件,以及电动汽车技术。 到了8月份,合作更进一步,还带上了三菱,计划共同研究下一代软件定义车辆(SDV)平台的基础技术。 也许是合作还不够紧密,也许是吸取了成立联盟、却“与雷诺越走越远”的教训,双方最终做出了合并的决定,期待这个更庞大的个体,能具备更“能打”的实力。 本田的CEO三部敏宏在发布会上直言,“中国汽车制造商和新参与者的崛起,极大地改变了汽车行业。” 我们必须在2030年之前建立与他们作战的能力,否则我们就会被击败。 不过,本田并不想做收拾烂摊子的冤大头,他们表示,整合并非板上钉钉,日产的业务好转是合并的“先决条件”。 “这并不是对日产的拯救。” 外界怎么看待? 最令人好奇的,莫过于被卷入这场风波,却没有被纳入计划的法国车企雷诺,将如何应对这场变局。 据路透社消息,雷诺坦言,他们对于日产和本田的合并,原则上持合作开放的态度,他们将与日产汽车讨论并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。 日产CEO内田诚也回应称,如果能够产生协同效应,日产将继续以“项目的方式”与雷诺合作。 至于合并是好是坏,能否达到预想中的效果,外界众说纷纭。 部分人认为,合并可以带来的优势颇多。 在日经新闻等媒体看来,合并后的新企业,在原材料采购、零部件供应等方面议价能力会增强,这对于降低成本有明显助益。 如果三家一同合并,就可以集中融合研发力量,各取所长。 比如本田发动机和混合动力技术,日产的电动汽车技术,以及三菱四驱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,将会得到优势互补,增强整体的竞争力。 从股价上看,也能感知到市场情绪,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合并抱有信心: 本田的股价收盘时上涨了3.8%,日产上涨1.6%,三菱汽车也上涨了5.3%。 当然,对于合并也存在“不看好”的声音。 “声音最大”的就是日产的前CEO,被称为“成本杀手”的卡洛斯·戈恩。 在线上新闻发布会中,戈恩对本田和日产的合并能否成功“深表怀疑”,甚至直言,日产的计划简直“没有意义”。 在他看来,合并需要互补性,但这一点在本田和日产之间并不存在: 从行业角度来看,两家公司之间处处存在重复。 另外,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发表了看法,同样不看好合并,认为“意义似乎不大”。 他表示,日产和本田都同样面临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、市场萎缩的压力。 他们更需要的是技术创新和升级,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化协同,降低制造成本。 两家公司之间,很难找到协同效应。 你觉得呢? |